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贼 > 第126章 皇帝召见

第126章 皇帝召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

到了崇祯年,内阁阁老走马观花,恨不得几天就换一任,完全没有了任何权威性,也就名存实亡。

再到了满清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内阁完全成为了传声筒,笔杆子,不再具有思维,而是变成跟传递太监一样的职责……

让这些满腹经纶的大佬,却做现在小太监做的事,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

但此时,只是天启年,内阁各位党魁、泰斗,就算不咋地,但依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便是魏忠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也绝不敢觊觎。

此时,听魏忠贤这么说,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这也好。不过,大伴,吾有两个要求。”

魏忠贤忙道:“皇上,此事要先由内阁商议,明日早朝百官讨论后,再做决定。”

大明是内阁制。

这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很讨厌宰相这种东西。

凭什么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要由那些讨厌的文人来共享权利?

所以,老朱隐忍二十多年,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相制,改为内阁大学士制,只是,内阁阁老们只有‘票拟’之权,却再无决断权。

皇帝发了话,魏忠贤也不敢怠慢,赶忙跪地道:“奴婢遵旨。”

天启小皇帝想了一下,“第一,吾想见见,此次俘获这扈尔汉的几位功臣。张盘,陈忠,李元庆。”

“是。奴婢遵旨。”魏忠贤赶忙磕头。

天启小皇帝可不傻,对于此次立功的三位将领,他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有些冷厉的道:“宣府巡抚解经邦有负圣恩,贬为庶民,子孙皆永不录用。”

但即便这般,内阁阁老们依然有建议权。

尤其是皇帝年幼,像是此时,他们的权利虽不比宰相,但依然很大。

比如在新任辽地经略的问题上,魏忠贤即便有了人选,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自己提出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内阁某位阁老之手,提出来,然后大家商议,再投票表决。

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与后世英帝国的内阁制,已经有了几分相似。

只是,诸多条件的限制,大明的内阁制,瑕疵、漏洞太多,很难形成有效的效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