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重设历史 > 53暗潮

53暗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各家的熊孩子纷纷扒裤腿哭爹喊娘,无逸学堂太可怕,儿子不想去!

好吧,去无逸学堂的结果也许是美好的,但中间的过程绝对是坎坷的——京城的贵公子圈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哪怕被你阿玛打死也不要去无逸学堂!

原因无他,被老爹打死最起码能得个痛快,无逸学堂那简直是折磨的你死都死不了。

不说每天繁重的功课,四书五经每天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那都是小事,学习《九章算术》《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等等等也没问题,好歹那也是中文不是。可尼玛《几何原本》这不知道是西洋哪个旮旯的欧先生写的破书也要他们学习?更可恨的是,他们已经需要学习汉语和满语了,有些跟蒙古近支的还要学习蒙语,可特么拉丁文算是怎么回事?谁要跟洋鬼子打交道啊摔!

好吧,这些勉强还都也算是小事,重头的是每年七月中旬到七月底以及正月中旬到一月底这一个月。先生们会到清夏大学学习研究,而他们则被扔到西山大营丰台大营等等军营历练。

京城里突然就暗潮涌动起来。

因为平叛的大军出发后没多久,康熙就连下了两道圣旨。一是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一个月后即赴福建上任,二是命詹事府和礼部准备好皇太子出阁读书的各项事宜,准皇太子入读无逸学堂。

这两道旨意无不激起千层浪。

先说第一道,好一点的大概能想起来施琅这人曾经担任过同安总兵,是台湾郑家军出来的降将,再好一点的还能想起这人这几年一直留京宿卫,甚至还能隐隐约约记起对方曾和鳌拜就筹建水师之事起过龃龉,但大部分人基本都不记得京中还有这号人物。

这圣旨一下,急忙一打听,立刻傻眼了。

在军营里没有宗室没有少爷,有的只是甲乙丙丁的代号,绝壁是把他们往死里操练。

不过,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想要讨好亲近皇太子的父兄们却坚定不移地将孩子们送去了无逸学堂。

不管怎么说,无逸学堂账房先生,兼任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之一的噶禄大人,在康熙的默许下收受贿赂收到手软,赚了个盆满钵满,暂时解决了内务府的财务赤字问题。

毓庆宫内

听着小喜子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那些大家族挤得头破血流也要进无逸学堂的事情,胤礽轻轻勾起了唇角。

一个小小的禁卫军,突然升到了从一品的封疆大吏,这怎能不令人吃惊!别说他以前担任过同安总兵,总兵没有品秩,不过是应急的官职,没见战事一平定就没他什么事了么?谁也不知道施琅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能得皇上的恩宠。

有些人则想的更远一些。这个时候起用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将,还偏偏是一位水上悍将,更偏偏是在福建,他们再傻也能想到皇上是对台湾起了心思——毕竟三藩之乱时,郑家军没少在福建那边给清军找麻烦,再一个,台湾在前朝时可是国家的一部分,不收回来心里总是有些不得劲。最后,台湾如今只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奶娃娃主政,又是名义上的,台湾如今是名不正压不顺,他们要是不趁人之危是不是太傻了点?不过满人对于海上打仗不怎么擅长,还带着一种游牧民族对于海洋的天然畏惧,这水师提督他们也没那个能力乱动心思。

不过对于第二道圣旨,动心思的人就多了。

皇太子是谁?大清的下一位的主人啊。不是说“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么,感情就要从娃娃抓起!

各家各户纷纷找关系找门路,只想把孩子送去无逸学堂,美其名曰伺候皇太子读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