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皇陵宝藏 > 第二一四章 八大胡同

第二一四章 八大胡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是那:“莫道今夜不消魂,屋内床笫荡风云,二更夜里逼三更,人比野蛮虎狼猛”,嘿嘿,你懂我懂全都懂

五怪分别在五个房间里,搂着各自相好的,正打情骂俏,喝花酒喝花茶,听曲儿弄琴嗑瓜子儿,大力搞激情前戏呢,这可是八大胡同的一大特色,

这里确实是独树一帜,可不像其它下等记院的窑子,里面的窑姐儿们灰头土脸,穿着老粗布衣服,赶上大冬天的时候,甚至还会光着身体直接穿着老棉裤棉袄,在土炕上那么一咕噜,双双直奔主題,那活塞运动直接就搞起來,沒有任何悬念,

完事儿后呢,你就交钱提裤子走人,迎接下一个钱少卖苦力的瓢客,

这五怪可不是寻常引车卖浆之流,暗里丫们是大盗,明里是有钱人,而且也不是沒有特长本事的凡人,个个有着深藏不露的绝活儿本事,

丫们不盗墓时,穿的特别有范儿,特别拔份儿,街坊邻里认识的人们见了,都得恭恭敬敬,很巴结的喊声爷,

其中一间屋子的门内帘子一闪,还伸出一条姓感光洁的胳膊來,白花花的十分细腻,再加上上面竟然纹着身刺着青,活像一大截子活色生香的青花瓷,呵呵,

这条胳膊如一条小蟒,一家伙把慢姓子的大猩猩拽了进去,估计接下來就是紧紧缠绕,盘根错节儿啦,呵呵,

要说晚清期间,老燕京这牛逼闪蛋的八大胡同,那可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儿啊,

以前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一共八条,

更牛的是,老燕京市民之间呢,至今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万佛寺前车辐辏,二条营外路纵横,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说的就是这八条烟花胡同的瓢记盛况,

因此,五怪就成为八大胡同的常客熟客和贵客,

等暗夜走街串巷打更的更夫挥舞着小木头梆子,梆梆的敲过两下,也就是到了二更天的时候,瓢客和记女们,已经被前戏玩儿的人困马乏,

这时记院门口的红纱灯笼也熄灭了,留夜的客人和姑娘们准备睡觉,要大搞专项活塞运动,打茶围的主儿们也都各自回去了,

这时候,就听小老妈拉长声儿喊道:“小心火烛,算帐歇息喽”

顿时,楼上楼下的房间就咔咔上了门插关儿,急不可耐的搂抱着滚在一起,那急吼吼火烧烧的烈焰红唇,在硬龙软凤的纠缠中,满满的拉开架势,就招呼开啦,

而老燕京的胡同呢,那可是多如牛毛,独独这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有很多名流们來此快活,

其实,老燕京所说的广义上的“八大胡同”,并不仅仅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所有的风月老胡同,

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青楼记院,规模空前,

只不过当年呢,这八条胡同的记院多是一等一的硬件设施,那里面记女们的“档次”呢,也是相当的高,不是一般浪子们消费得起的,所以才如此盛名不散,

这牛逼呲哈的八大胡同,更是许多官宦权贵、文人墨客们的聚会之所,尽管清初康熙大帝、对朝廷命官狎记冶艳多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在晚清以后,八大胡同已成为当时纵酒寻欢、讴歌作乐的最佳畅游胜地,变得尾大不掉,管不了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