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影响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影响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5年来,阎尚隆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才能,而且他还足够年轻,就算再干10年,也没有任何问题。

也就是说,阎尚隆出任国务院总理的可能性最大。

事实上,这么一来,国务院与副元首官邸的冲突就能得到控制。不管怎么说,颜靖宇在掌握大权之前,不可能在国际社会上抛头露面,就如同当年的王元庆一样,会表现得非常低调。也就是说,颜靖宇不会在外交问题上与阎尚隆争夺发言权,实际上当年的王元庆也很少与外长争夺发言权。更重要的是,阎尚隆早就进入了决策圈,对中央的局势非常清楚,只要他稍微有点头脑,就会在顾卫民与颜靖宇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事实上,当年阎尚隆就是这么做的,从而才在王元庆执政期间坐稳了外交部长的位置。也就是说,阎尚隆肯定会在外交政策上正确副元首官邸的意见,在不违背顾卫民的意思的情况下,尽量与副元首官邸保持一致步调。

这么安排下来的话,中央决策层的矛盾就能得到控制。

可以说,只要叶致胜能够稳住气,中央决策层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虽然宪法修正案在全民表决中获得通过之后,行政立法的地位已经大大降低,全体代表大会不但有权力否决行政立法,而且没有得到全体代表大会支持的行政立法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不会得到遵守与尊重。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以往只要行政立法不被全体代表大会否决就具有法律效力。而全体代表大会不可能对每一部行政立法进行审议表决,导致大部分行政立法成为了法律,并且具有法律效力,即政府拥有立法权。现在的情况变了样,等于削弱了政府的权力。但是谁都无法否认,作为各项基本政策的制订者,国务院的权力非常巨大,对共和国公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影响也最为巨大。别的不说,受全球大萧条影响,共和国减缓了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即金融决策权仍然在国务院的手里,没有移交给中央银行,民营金融机构的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仅此一点就让国务院拥有了超乎想像的影响力。这几年来,社会上一直在呼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力与地位,向对民营资本开放金融市场,就是要让加大金融的市场比例,降低政府的影响。

由此可见,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非同一般。

如果考虑到实际情况,那就更加复杂了。

王元庆挺颜靖宇的意图非常明显,虽然没有让颜靖宇接班,但是谁都看得出来,最多10年之后,颜靖宇就将成为国家元首。因为颜靖宇在总理的位置上干了5年,而且表现非常突出,其治理国家的能力得到了承认,所以颜靖宇坐上副元首的位置后,肯定主管国内事务,特别是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实际上,这也是王元庆的分工。顾卫民经验老道,主要职责是推动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如果由叶致胜担任委员长,表明王元庆不大希望在近期内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立法机构,因此叶致胜的工作就是管好全体代表大会。在这一套中央领导班子中,只缺乏一个方面的人选,那就是外交工作。

事实上,几十年来,共和国的外交工作一直由最高领导人亲自负责。

毫无疑问,王元庆肯定会给叶致胜打招呼,而且会做相应安排。别的不说,王元庆让李存勋留下来,就是最有力的安排。要知道,只要李存勋还在中央活动,别说叶致胜不敢轻举妄动,顾卫民都得有所顾虑。再加上坐上总参谋长位置的林啸雷,以及被派到外面去的各路“诸侯”,就算脑袋缺根筋的人都能明白,王元庆可以离开元首府,可是他的影响力绝对不会轻易散去。

看清楚这个问题,裴承毅就知道,这次会议不仅仅是解决接班人的问题。

虽然纪佑国时代的黄国巍非常有名,甚至被美国的《时代》杂志多次评为全球风云人物,赵润东与王元庆时代的阎尚隆也很有名气,是国际社交场合中的一大名人,但是归根结底,从纪佑国时代开始,共和国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交部长,不管是黄国巍、还是阎尚隆,实际上都是国家领导人的传话筒。虽然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赵润东不是一个精通外交的领导人,但是在他的第二届任期内,王元庆弥补了他的缺陷。可以说,当时让王元庆以副元首的身份参于国家大事的决策工作,与赵润东缺乏外交能力,需要一个精通外交,而且懂得如何应付国际矛盾的助手有很大的关系。

问题是,顾卫民、颜靖宇与叶致胜在外交上的造诣都不怎么样。

只有叶致胜稍微好一点,可距离大国外长的水平还差了很大一截。

从共和国所处的局势来看,虽然在接下来的10年内,主要工作肯定得放在国内,经济建设、政治改革、军事改革、社会发展、民主进步等等都需要倾注大量的精力,在几乎没有周边威胁的情况下,共和国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国外,但是国际局势不会因此稳定下来,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也不会偃旗息鼓,反而会因为双方都倾注国内建设,而使国际斗争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毕竟双方都希望通过国际斗争牵制对手。如此一来,共和国需要一个拥有杰出才能的外交家,而且还得给予其相应的权力与影响力。

毫无疑问,共和国不缺乏这样的人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