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唯我独裁 > 第426章 【整风行动】内修政治

第426章 【整风行动】内修政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体每况愈下的张佩纶咳嗽了几声,道:“陛下,虽然以您的影响力,一次姓就可以清除这些人。但我还是建议循序渐进,一批一批的清除这些封建顽固派为好。”

杨士骧赞同道:“我也这样认为。历朝历代开国后,都免不了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能够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样最大限度的仁慈自然是最好了。毕竟这些封建残余势力在帝国刚刚建立时,也是有功劳的。”

王辰浩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安全局将他们掌握的资料私底下交给那些待清除的人,如果他们能够主动辞职隐退,就不要在追究了。”

张佩纶和杨士骧连忙道:“陛下英明!”

阮忠枢动了动嘴,最终没有反对。

事实上,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谭嗣同早就对国会一些元老级别的议员们上心了,只是一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扳倒他们。帝国检察院以及廉政公署的同僚们致力于将中华帝国打造成政治清明、高度明煮和自由的国度,因此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谭嗣同等人调集了五万多名意志坚定的监察人员,分赴全国各地调查取证,收集了大量的证据。

当王辰浩下令调查的时候,谭嗣同等人迅速将这些年的调查结果拿了出来,一举命中敌人的要害。

光华十六年五月二曰,随着各项调查结果陆续浮出水面。帝国国会启动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内阁总理弹劾程序,对赵秉钧进行弹劾。

五月五曰,国会以8459票对3891票,通过了对第四任内阁总理赵秉钧的弹劾案,赵秉钧的总理之职被罢免。

第二天,王辰浩下旨正式罢免赵秉钧总理大臣职务,并允许最高检察院逮捕赵秉钧。

于是,国土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按照王辰浩的意思,陆续找到那些被列入影响帝国政治稳定的人谈话,劝说他们主动隐退。

尽管很多前朝官员们背地里大骂王辰浩无耻,用过他们后就一脚踹开,但是王辰浩还算是仁慈,没有用极端手段对付他们。这些人尽管不甘心失去权利,但能够保住家财和家庭安全,得以安享晚年也是值得庆幸的。由于这场整风运动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没有结下永远解不开的仇恨。所以,对王辰浩的痛恨仅仅停留在他们这一代被解职的人身上,没有延续给下一代。

比起历朝历代的残酷对待功臣方式,王辰浩通过没有流血冲突的法律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了。

从光华十六年五月开始,随着叶祖贵案的不断扩大,整个中华大地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整顿行动,后世称之为整风运动,意在彻底清除封建遗老势力给中华帝国未来的政治发展制造障碍的可能,令中华帝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家只有政治清明了,才会真正实现腾飞。

这场整风运动从五月份开始,一直持续了半年时间。首先就是海军大洗牌,帝国海军三大元老邓世昌、林泰曾和刘步蟾被授予海军一级上将后退役,接任海军部大臣的是林建章,海军军令部大臣杜锡圭,海军参谋部参谋长赵声。同时期退役的还有100多位五零后、六零后海军部和舰队官员,取而代之的都是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少壮派军官,中华帝国海军得以大换血。

与此同时,叶祖贵等涉嫌跟赵秉钧交易的海军将领们也被解职,受到帝事法庭和最高检察院13项罪名指控。连带着支持赵秉钧竞选的中华帝国十二家军火公司也陆续被起诉,他们将面临贿赂帝国官员、妨碍司法公正等9项罪名的指控。

紫禁城勤政殿内,王辰浩在召开御前之前,单独召开了皇室智囊团会议,同阮忠枢、杨士骧、张佩纶等智囊商议对策。

杨士骧说道:“陛下,就目前情况来看,帝国政治大洗牌的时机已到,帝国监察机关掌握了众多的证据,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前朝遗留下来的旧势力将一举被清除掉。”

王辰浩点头道:“前朝的封建旧势力固然要清除掉,因为他们给帝国政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但是也要控制范围,不要扩大化,影响国家建设就不好了。”

阮忠枢回答道:“这点陛下可以放心。这次国会弹劾赵秉钧一案,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议员反对,这些反对的议员多数都是五零后、六零后的顽固封建思想者,将要清除的对象中,他们占了一大半,因此整个行动完全在掌握之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