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脸谱 > 第七十章 成王败寇

第七十章 成王败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望舒可谓是制盐分公司的几位值长当中的翘楚,无论谈生产管理,还是讲制盐工艺,他都称得上是制盐分公司的专家级人物。每年,冯望舒都会有几篇论文在国家级的制盐刊物上发表;每年,冯望舒所带领的值都会创造制盐分公司产量和质量上的头筹。关于冯望舒的点点滴滴,一直在生产技术部任工人级办事员只负责下基层跑腿拿报表的胡尔利,当然早就有所耳闻。

一个是落魄的工艺达人,一个是得志的无知值长,假如两个人能够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形成互补,是一定能够干好一些事情的。船到桥头,胡尔利开始打冯望舒的主意。让胡尔利拿捏不准的是,冯望舒愿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帮助自己?如果换了他自己,胡尔利的回答肯定是口头佯装答应,内心断然拒绝。可是如何才能搞定冯望舒呢?自己出面找他谈绝对会碰一鼻子灰,怎么说?说我胡尔利什么都不懂,现在来接你冯望舒的班了,你教我怎么干工作?冯望舒不啐自己才怪!胡尔利还没有这么傻,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在胡尔利的心里纠结多久,因为在他看来,世间的一切事情,只要你肯舍得花钱,基本上都是能够摆平的。

胡尔利不差钱,胡尔利在公司里的另外一个绰号,便是“胡百万”。

“胡百万”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胡百万”的历史也是短暂得可以用月去计算。就在两个月前,胡尔利还是一个穷得口袋里掏不出几个子儿的小瘪三,但是这个窘境在上一个月被改变了。难道说是天上掉馅饼了?当然不是!凭着祖居的风水宅地,凭着先人留下的三十几间破败不堪的平房,在H市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中,胡尔利家发了大财。当然,发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胡尔利家是以“顽固的钉子户”这一头衔,在祖宗留下的宅基地上坚守了一年半,成功打败了拆迁办的无数张铁嘴,最终才如愿发迹的。

拆迁发了财,叫花子成了暴发户,一般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想法,譬如做个生意呀,置个产业呀,如何让手里的钱增值呀,等等等等。胡尔利的心里除了这些想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他的想法是:如果能早几年拆迁就好了,那样的话,自己的官运也不至于如此惨淡,到如今还是一个工人级别的生产技术部办事员。好在自己现在也就四十来岁,此时努力也许还不算太晚,嘉信盐化公司不是正在进行“三定”工作么?趁这个机会谋个位置应该不算太难。

胡二利称呼冯望舒为“冯工”。

在企业上班,能够在姓氏后面被人冠以某“工”的人,一般都是些精明有余且技艺超群的人,这些人未必德高望重,也未必是名符其实的工程师,但其在企业的某一领域内,一定是有着两把刷子的。

人前“冯工”长,人后“冯工”短。冯望舒对于胡尔利赠予的这个新头衔似乎并不感冒,开始的时候,他也认真地谦虚过几回,请求胡尔利对自己就直呼其名最好,但是胡尔利死活不肯改口,坚持称呼他为冯工,如此谦让了三、四回,冯望舒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俗语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冯工”这个称呼喊着亲切,也满含着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敬意,但这绝不是胡尔利的本心,因为胡尔利生性就不是一个喜欢捧人的人,以他的升官逻辑,把对手捧得越高,就意味着把自己踩得越低,在官途上,这样做显然是对自己越不利。

不管这个对手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具备潜在风险的,即便像冯望舒这样的手下败将,胡尔利也不会小觑。在胡尔利看来,人情终是虚伪的,竞聘也是功利的,国企的为官之道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更现实,也更直接:论资排辈升官进爵的历史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公司高层们将这种用人制度的改革美其名曰“创新”。凡事但凡冠以改革之名,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梦想的舞台虽美,却也时常给人留下昙花一现的感慨。

有了追求上进的人生规划,就要尽快的付诸行动。胡尔利心里清楚,想在机关里谋个位置看来已经晚了,生米做成了熟饭容易,熟饭还原成生米不太可能,因为机关的竞聘已近尾声,所有的职位都已经有了确定的人选,总不能让领导推翻既成的事实,把登上位置的人拉下马来再竞聘一次吧?这样的想法显然很不现实,也很荒谬。

机关里没有位置,那就降低标准,把眼睛向下看吧!二级单位的职位中,可供选择的位置不多,最吸引人眼球的也就数值长这个官了,听说竞聘结束之后,值长就将归入拿年薪的行列,收入可是要翻两番的!唉!美中不足的是,值长的薪水虽然翻了番,但是倒三班的命运却不能改变,这在胡尔利看来,实在有些不太乐意去干。可是胡尔利转念一想,人是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的,在公司里要想爬得更高,必须凭借实质性的跳板才行,值长的位置虽然苦了些,累了些,用它来过渡一下,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自己倒是想一下子能从工人变成高层,即便哪位领导有心帮衬自己,恐怕也怕工人会说闲话呢!

值长?值长?哎呀,我到底是竞聘制盐分公司的值长呢?还是竞聘采卤分公司的值长呢?或者是竞聘热电分公司的值长呢?胡尔利思来想去,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他决定把这个问题留给嘉信盐化公司此次负责竞聘的最高行政长官——庄来福。

月黑风高夜,行贿受贿天。

那天傍晚,胡尔利吃罢晚饭,便夹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文件袋出发了,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庄副经理家。庄副经理的家住在市郊,是一所单门独院,胡尔利到达那里的时候,正巧碰上庄来福从外面回来。庄来福看上去面色红润,一瞅便知道是喝高了酒,胡尔利待庄来福的司机开车走远,三两步抢到门前来跟他套起了近乎。

在嘉信盐化公司,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在人事制度的操作上也不例外。当改革成为一种藉口,当权者便多了足够的舞弊空间,嘉信盐化公司从成立之初,一直在践行着这种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并且声称这种改革可以给更多的人创造梦想的舞台。事实上是,员工升职晋迁靠的不再是本人的学历和能力,靠的完全是人力和财力,谁的人脉关系好,谁能够把自己兜里的钱送出去,谁就会得到自己追求的宝座。于是,铁打的职位流水的官,“领导”一词,在嘉信盐化公司就像农民在田野里收割的庄稼一般,一年半载,便能收获一茬。

谁能保证冯望舒不会在某一天用金钱和人脉打败自己呢?因此,当手中权力在握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把竞争对手往脚下踩,踩得对手无地自容,踩得对手岩栖穴处,踩得对手再也没有资本和自己竞争,这才是官场的生存法则,也是胡尔利潜心研究总结出来的为官心得。

可是,胡尔利不能把冯望舒往脚下踩。准确的说法是,在现时的情况下,他胡尔利不能这么做,即便要踩,他认为也要等到合适的时机,即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职责的时候。

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确实是胡尔利的软肋。这一点,在竞聘制盐分公司值长位置的时候,他就认真考虑过,最终,权利的欲望和金钱的欲望诱使着他破釜沉舟。诱使胡尔利破釜沉舟的理由很简单,他是这样思考的:在嘉信盐化公司,能有几位领导是真正的熟悉自己所管辖的业务?又有几位领导能够称得上是真材实料的领导?实践证明,外行领导内行,同样能够把工作干得很好。

尽管心里不断地在给自己壮胆,待到真的竞聘成功了,胡尔利的心中还是有些个发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