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63章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五千字)

第163章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五千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明的监生是可以当八品、九品小官的。那些捐监者,就此迈入了仕途。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官。

马文升这是要彻底断绝官宦子弟花钱买官的晋身通路。

“成化年间,因河南、陕西等地大灾,始开纳粟先例。凡纳粟者,可特拔为监生、吏、典。”

“永乐、宣德、正统年间,天下亦发生过大灾。当时没有纳粟之例。”

“自成化朝起,各地一有灾荒,朝廷就行捐例。纳粟监生、吏、典以财进身,岂能清廉自守?”

“故臣建议,停纳粟例,澄清吏治。”

停纳粟例是王恕离任前,交待给继任者马文升的一项使命。

另一部分官员则认为,当今天子是勤勉、宽仁的好皇帝。这点稍有违制的行为算不得什么。

早朝开始,弘治帝沉痛的说:“老国丈病逝。朕打算追赠他为昌国公,谥号庄肃。由其长子张鹤龄袭寿宁侯。”

弘治帝有些过分了。

后世史书记载,大明享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实授嗣国公只有十位。追封国公只有八十七位。

只有立过大功的人,才有资格被追封国公。

马文升果然是头老狐狸。先迎合弘治帝,目的是让自己的谏言得到恩准。

其实,老马还没把话说透。

纳粟捐身,乃是很多学渣官宦子弟晋身的唯一通路。

很多人的家里祖辈、父辈当官,子一辈却不精八股,中不了举人。

他们会掏银子买粮捐例,为子一辈买个监生出身。

张栾这位老国丈,除了在京享乐几乎没做过什么事。

万万没想到,新任吏部尚书马文升,竟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禀皇上,老国丈品行端正,实乃外戚典范。追封国公合情合理。”

武官班中的常风有些奇怪:马老部堂有迎合上意之嫌啊。

听到马文升这么说,弘治帝万分欣慰。

没想到老马话锋一转:“老国丈乃是纳粟监生出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