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三百 让他们都贪婪起来

一千三百 让他们都贪婪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东南一乱,大运河必然受到影响。

为了体面的解决这件事情,双方需要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背锅侠。

谁是背锅侠呢?

倭寇。

倭寇成了双方互相不彻底撕破脸皮酿成东南地区全面起义作乱的最大公约数。

这也是明政府同时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叩边大患时不得不做出的退让与妥协。

所以必然要打击沿海走私,并且更加严厉的实行海禁。

朱元璋式的朴素农业思维主导了明政府的思维,让明政府觉得民间出海做生意是动摇国本罪恶无边的。

但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不让我活,我还能给你好脸色看?

于是就对着干好了。

反抗开始了。

南倭北虏的局面,让明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

一边外部矛盾,一边内部矛盾,江北江南危机重重。

稍微一颗火星点燃东南火药桶,引爆东南起义,隔绝大运河为北方输血,疲于应付北方边患的明政府说不定要提前近一百年终结。

明政府迁都北京以后便高度依赖京杭大运河的输血。

明朝后期进入小冰期,北方粮食产量降低,没有京杭大运河往北方送漕粮,整个北京城都要陷入粮荒,没东西吃。

这种走私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东南沿海人民反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都是难以想象的。

到最后,明朝政府为了掩盖自己政策上的失误,不得不把这件事情称之为【倭寇之乱】。

真的要打吧,那么多年东南官员和东南走私团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刀切下去,东南必反。

不打吧,作为财赋重地的东南地区的税收就要出大问题,明朝政府就要慢性死亡。

而且东南的那些走私团伙也不想和朝廷撕破脸皮直接干,那样的话伤亡未免太大,大家鱼死网破,谁都好不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