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11、玉石俱焚

11、玉石俱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国要强兵就要鼓励耕战,抑制崇尚儒家的风气蔓延,即重武抑文,这是韩国国情的需要。而对于商人的认识,韩非其实是单纯从富国强兵的需要来看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流通,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甚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积极作用,是存有偏颇之处的。

比韩非早一个时代的魏国大臣白圭和吴越争霸时期的范蠡,被认为是中国商业的鼻祖。

白圭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即大家都不要的东西,我囤积起来。等大家想要的时候,我能提供货源,这样就以低成本占得先机。

经营好商业,同样要智勇双全,才能迅速作出“迅速如鹰隼”的判断和果断买进、卖出。商人要有仁厚之心,比如说经营粮食业务,丰年和灾年是循环交替的。丰年谷物低贱的时候,将它买进来储存。灾年饥荒的时候,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平抑了物价、也帮助了国家、还能自己取得收益。商人的信条应当是:利民、利国、利己,利己放在末尾。

写到这里,笔者禁不住轻轻叹息。

秦王漫不经心地说:他早晨派人来禀报,身体有些不适,胃口疼痛,本王允他休息几日。

齐王建:唉!这些日子,长史也确实辛劳啊!

韩非心里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惺惺作态,秦王与那李斯真是对了脾气,一丘之貉!

秦王礼敬韩非说道:韩非阁下,你年长本王约20岁吧(韩非是公元前280年左右生人,时年48岁,他比学长李斯小一岁)?本王倾慕你的文章呀,《说难》、《孤愤》、《五蠹》--,我全读过,十分欣赏呀!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秦王随口吟朗起韩非的文辞,众人非常惊讶。

我们的先民,是多么的有智慧和仁厚啊!反观今日之市场,假货、劣货横行无忌,商人们利欲熏心、所干出的伤天害理之事,层出不绝。商业道德败坏,商人的形象在多数人的心中,也尽成过街之鼠辈。

这些奸商利用国家管理的漏洞、或收买官员,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哄抬物价(包括菜价、房价、服务价格),熬制地沟油,在牛奶中掺假三聚氰胺等毒物,用福尔马林制造鸭血,用硫磺熏馒头和草药、炮制不含羊绒的“羊绒衫”、制售激素催养的鸡鸭、猪羊、鱼类,用人畜粪便和化工原料沤制“臭豆干”、假打折、真涨价,冒充清仓大甩卖,强买强卖,在手机中预装后门扣费程序,公开贩卖**药物、毒品,走私贩卖转基因粮食、种子,将污染水灌注于地下,强迫劳动、压榨盘剥劳工---等等、等等,劣迹斑斑、天良丧尽、恶行可谓罄竹难书。

还有恶意揽储、坑蒙拐骗、梦想一夜之间将别人兜里的钱财都抢过来。其中最坏的,甚至密谋纵火骗取保险金、有预谋地杀人夺取钱财。

还有的奸商以金钱铺路、涉足政坛或收买政府中的败类为靠山,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绑架妇女、逼良为娼、狂吞国资、巧取豪夺的累累罪行,不断被曝光而大白于天下。----这些人往往摇身一变,卷款举家逃往国外,祸留中国、钱入私囊。个别胆大包天的,将家属安置在国外之后,自己竟还在国内贪婪地不择手段吸金。

换了战国时代的秦国,这些人是跑不掉的。纵然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秦国枢密府给捉回来,明正典刑!现在有些难了,因为中国奸商已经鼠窜全世界,到处去败坏中国人民的声誉了。

秦王激愤地说:“五蠹者,五个害虫呀!韩非贤能,指出其要害,天下君王都要警醒!”

“五蠹”就是五种蛀虫。韩非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害怕服公役的人)、“商工之民”(经商做工的人)是实行耕战政策以富国强兵的破坏力量,因而把他们比作危害国家的五种蛀虫。

韩非认为,种田辛苦有人干,是因为有庄稼的收成,打仗危险有人干,是可以经由战功获得富贵。

如果书生们舞文弄墨,就能取得高位和功名,谁还肯去流汗、流血?纵横家巧舌如簧、以所谓智谋惑乱各国,自己收取名利,也是不好的榜样、天下的蛀虫!游侠好逸恶劳,游荡乡里,是社会上的一群小混混(黑帮派、黑社会)!使用各种手段,逃避兵役、徭役的人,都是些富户、官宦家的纨绔子弟,到处行贿,败坏世风。而商人奸猾贪婪、囤积居奇,无信无德,也是社会的渣滓!

韩非的认识有一些偏激和缺失,尤其是对于文化人即所谓儒生的认识和对商人的认识,有一定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