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潇潇雨歇 > 瓦岗三年 第九十章 新帝

瓦岗三年 第九十章 新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按理说,经过了一年的战争洗礼,加上刘文静的足智多谋,殷峤等大将地勇猛,外加唐军中的精兵,李世民拿下薛举那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李渊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战的结果竟然是大唐建国初期最惨烈的一场大败仗。这场大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唐军还没有做到令行禁止。

两军相逢勇者胜,这是兵法上说地,李世民这半年跟李靖也学了不少东西,当他率领的大军在高墌城和薛举的秦军狭路相逢时,李世民却没有用这句话,相反,他还下令大军不许出击,任何情况下,只守不攻,玩起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战。

而城外,薛举见唐军就是不出城,攻也攻不进去,他没有办法,只好拿出最原始也是最管用的手段——骂战。于是,西秦的骑兵天天到城下挑衅,什么话难听就骂什么话。

“唐童,毛都没长全还敢来跟你家爷爷作对。”

“李世民,乌龟大王八,缩头乌龟大王八叫李世民……”

改朝自然要换代,于是,官员的任命至关重要。李渊接着发布皇帝令: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两个宰相,一是亲儿子,一是心腹,而裴寂成为实际的宰辅;任命刘文静为纳言,窦威等为内史令,两个高级行政长官继续是心腹。

文官首辅都是心腹,武官之首地兵部尚书却给了屈突通,这个人物来得最突然,刚投诚不久。虽然有权无兵,但也明确地告诉世人,新朝用人,还是以才能为先。只是,李渊同时将李世民任命为右翊卫大将军,掌握实际地兵权,却也明白地让旧朝老将们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没有了。

朝政地官吏分完了,下面就该宗室了。这点上李渊毫不含糊,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二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从弟李神通为淮安王、李道玄为淮南王、李叔良为长平王,李道宗为江夏王,李孝基为永安王,李孝恭为河间王等等。几乎所有李姓宗族都分封为王。

在采用惯用招数以外,李渊更是下达了一道特殊的皇帝令:长安城里,无论当官地,还是平民百姓。身份地位一律升级,普赐爵位一级。而长安城外。过去一年唐军所经过的地方,统统免税三年。

改变旧的体制是为了展现新朝的活力;分封官吏是为了更快地运作班底;分王则是为了把实权牢牢掌握在李家人手里;给百姓赏赐是为了笼络民心。这一切做完了之后,新的唐王朝下一步就要扩张了,李渊的眼睛盯着的是整个地大隋疆土,而不是关中一隅之地。

“屁点大的孩子也敢带军上阵,被俺们大军吓的屁滚尿流不敢出来喽……

城外骂得热闹,城内所有人都是一肚子气,就看李世民自个儿还是笑嘻嘻地一动不动。我就不出去,你们骂吧,骂人骂得越带劲,肚子就饿的越快,吃得就越多,我看你们的补给怎么跟得上。哼,吃地没了,我看你们还有没有力气再来骂。到那个时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李世民虽然跟将领们沟通过,但这一年打惯了胜仗地他们还是不太理解李世民的想法。难道李世民是怕了西秦地骑兵?唐军里开始纷纷猜测李世民的用意,每天都有前去请战的将领,但李世民还是那句话,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相持不到半个月,李世民却病倒了,突发型的痢疾。水土不服,先是拉肚子,接着开始发热、发冷,频繁发作。这一下,不仅起不来床,还时不时地抽搐几下,病情十分严重。

然而,不等李渊发动扩张战役,有人就先打上门来了。李渊五月下旬称帝。六月初,盘踞在关西的西秦霸王薛举就打上门来,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李渊。

薛举,此时自封皇帝,秦帝。大概,他觉得自己发家地地方是秦始皇的老家,他不仅性格上继承了秦始皇的缺点——嗜杀成性,而且也梦想成为秦始皇那样一统华夏的皇帝。所以,薛举自封秦大帝。

薛举敢打上李渊的门,一来,西秦骑兵勇猛无敌是个事实,二来,长安城里好风光。薛举也想扩充地盘,抢这个大皇帝来当当。天下人谁不窥视大宝之位,问题是你有没有能力得到它。薛举也不敢说自己百分之百就行,早在大业十三年的十二月,薛举的儿子薛仁皋带兵来过一次,却被李世民打成了丧家之犬,所以,这次薛举为确保复仇成功,还专门拉上了梁师都一起来。

梁师都这个人是个典型地****加无赖。在一片混乱开始之初,身为鹰扬郎将的梁师都就杀了本地郡丞唐世宗。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大梁国”地盘少。兵力少,人口也少,于是,为了兴风作浪,梁师都不时地联合突厥人南侵,先是说反隋,而后反唐,总之就是个不地道的家伙。薛举找这种人联兵,还不如自己一人来干。

李渊接到军情,思考都没多思考一下,马上任命李世民为西北行军道总管,带兵出征。同时,因为这是大唐新朝成立后的第一战,为确保胜利,李渊不仅给了李世民八万精兵,还特意任命刘文静和殷峤为长史和司马,当李世民的副手,还给李世民配了八大将领刘弘基、柴绍、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睺、窦轨、蔺兴粲、唐俭为八大总管。这支军队可谓是集中了大唐最强的力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