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444章 基础(下)

第444章 基础(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座的众人,不少就有这样的经历,药性难以厘清的前提下,如果去掉识药、辨药一节,中医师的成长,至少可以缩短五到十年。

当然基础的药物知识还是要有的,这些医书典籍里有记载,学会了典籍之中的药物知识,在大多数人看来,也是够用的。

“往常的传承方式,耗用的时间太长,在每个学生身上费的精力也太多,不利于大批量的教学。”

“缺了识药、辨药一节,也未必不能看病的,我就是这样一路看着医书走过来的。”

“药性不明,就去开方,这不害人的庸医吗?”

老王的说法,在座的一大部分人也认同,医药同路或是医药异处,都有现成的例子。

许多坐诊的中医师,都是只开方子不抓药的,药铺的存在,补足了这一点。

再有一点,老王也是有其出发点的,遇上传染病,诊室跟药房在一起,难免会有二次污染,这事到哪都是道理。

“这一点可以不做硬性要求,但中医师必须熟悉中药也是从医的基础。

连药性也不清楚就开方,吃坏了患者,算是医疗事故还是算患者倒霉?

“识药、辨药虽说也是一节,但不必做硬性的要求了吧?

如果将辨药作为取得医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中医出人才也就更加的艰难了……”

在座的都是名医名家,自然不会胡搅蛮缠,说话都是有依据的,也不会用经典胡乱驳斥。

都是行内人,玩诡辩就落了下乘,听完这些说法,李胜利点了点头,都有道理。

就培养学生而言,自然是越快越好,虽说中医是传统的行业,但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师带徒的模式,在时间上,也确实是个问题。

药学,以后也要作为中医师的必修科目,可以不学,但也不要想拿正规的中医师牌照,这一点就是硬性的要求了。

药学不过关,就只能是学徒,中医内部的严谨还是需要提一下的。”

李胜利单独拿出了药学,而且将之作为硬性的要求,就得不到众人的认可了。

学医本就艰难,学医不学药的医家也大有人在,医药分离,其实也不是外人搞出来的,根子还是在中医内部。

自小学理论,能够着柜台了就去当药工,药工做完才能坐诊,有传承的医脉还得走一遍药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