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马车夫 > 第413章超级皇家园林

第413章超级皇家园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着欧洲各国掀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土耳其帝国在北非战场上的失利,令埃塞俄比亚帝国野心膨胀,所罗门王遂纠集军队,出兵东非和红海西岸,大肆驱除阿拉伯人,占领伊斯兰诸侯国领土。

然而,丰吉王国背后的靠山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虽然在北非吃了败仗,丢了整个非洲领地,但是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实力依然强大,不是一个落后的所罗门王朝能够打败的。

所罗门王国同丰吉王国爆发七月战争,在历时七个月的战争中,所罗门王国一度打到了丰吉王国的都城下,但在丰吉王国在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帮助下,最后反败为胜,打败了入侵的所罗门王国军。不但如此,奥斯曼帝国军为了扭转北非战局,选择从东非突入,重新打开非洲通道。而丰吉王国便是奥斯曼帝国的跳板。

所罗门王国是奥斯曼帝国重返非洲的最大障碍,为此奥斯曼帝国军在阿拉伯半岛集合五万大军,加上丰吉王国的七万军队,十二万大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很快便占领了大半地区。

奥斯曼帝国的战略部署引起欧洲列强和中华帝国的警觉,但之前中华帝国帮助欧洲列强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开往北非的援军,自己也损失惨重。因此,如今奥斯曼帝国入侵东非,中华帝国选择了按兵不动。

奥斯曼帝国如此大礼,使得曹建很痛快的便接受了。作为回报,中华帝国埃及驻屯军在控制西奈半岛之后便停止进军,同奥斯曼帝国以加沙走廊划界,实现挺火。

双方在开罗举行的是秘密的闭门会议,签署的停战协定也属最高机密,不为外界所知道。

停战协定签署后,奥斯曼帝国军主动撤出西奈半岛,退回加沙走廊。而中华帝国军则高调进驻西奈半岛,然后以战线太长,兵力不足为由停止进军。

这样,中华帝国同奥斯曼帝国秘密实现了停火,而欧洲列强并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中华帝国顺利的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战争中拔出腿来,抽身事外,坐观欧洲教廷同伊斯兰教廷之间的大战。

原因很简单,埃塞俄比亚沦陷后,奥斯曼帝国将直接威胁中非地区,富饶的葡属刚果王国周围都是欧洲列强们在非洲的核心利益,欧洲列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中华帝国在埃及和南非两处殖民地正好可以看热闹,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欧洲各国为了维护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利益,不得不出兵救援埃塞俄比亚。

在刚果附近的欧洲殖民国家主要是法国和英国,葡萄牙政府为此增派一万士兵进驻刚果。法国从北非调集三万五千军队,加上英国的五千殖民军,三国组成五万人的联军部队开赴埃塞俄比亚战场,进驻吉马,同后撤的所罗门国王军回合。

两大宗教联军在贝尔山下摆开阵势,双方一碰面,那种几辈子的仇恨顿时迸发了出来。双方一开战,立马进入白热化。两大宗教联军只打了一轮跑,只放了一轮火枪,便立马冲到一起展开肉搏战。

宗教的信仰可以令人发狂,两大宗教联军混战在一起,厮杀已经超过了传统战争的范畴,双方都抛弃了绅士战争的法则,仿佛宿命敌人一样,杀的分外眼红。

中华帝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四国瓜分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非的领地。中华帝国在埃及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西征北非的道路,算是帮了法国和荷兰一个忙,让他们可以安心统治北非。

表面上来看,中华帝国成为法国、荷兰和西班牙三国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挡箭牌,埃及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中华帝国成为挡箭牌的事实。然而,凡是不能看表面。中华帝国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西征的道路,但也挡住了欧洲列强们从非洲向亚洲入侵奥斯曼帝国的道路。

非洲大陆上现如今仅仅只剩下了红海沿岸的唯一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罗门王朝统治下的埃塞俄比亚帝国。

所罗门帝国信奉基督教,这也是该王国一直没有遭到欧洲列强们军事入侵的主要原因。同时,所罗门王朝东部地区的红海沿岸都是伊斯兰教诸侯国,欧洲教廷一直视伊斯兰教廷为死敌,因此埃塞俄比亚王国成为欧洲教廷的一个重要棋子,用于牵制阿拉伯世界的扩张。

八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丰吉王国,压迫埃塞俄比亚帝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