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车之鉴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车之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士们打完这场艰苦的攻坚战后,都盼着班师、受赏。

但是,赵光义发觉北汉的靠山辽国似乎反应有些迟缓,于是决定出其不意,赶在辽国反应过来之前,翻越太行山,进攻幽州。

至于赏赐,等收复了幽州,再一起赏。

此举让许多宋军将士心中不满,但还是抖起精神,向幽州进军。

赵光义的临时“加戏”,确实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幽州守军面对突然杀来的宋军,只能坚守待援。

这种时候,官军既要对付守城的齐军,又要对付外围增援的周军,稍有不慎,就是大败的结果。

如今,时间在楚国这边,没必要急于一时,冒险进行“战略决战”。

李时还用典故,解释他的判断:

“曹刿论战,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军以一鼓之气,大败突厥,若南下,便是以二鼓之气,攻到晋阳城外。”

但是,宋军围攻幽州城,迟迟不下,反应过来的辽国立刻调动大军南下,来得很快。

这个时候,宋军就面临一个选择:是优先攻城,还是优先打援?

赵光义表示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即攻城,又打援。

反正来都来了,那就攻下幽州城,顺便把辽军主力解决,一了百了。

“届时,我军是以三鼓之气,对阵一鼓之气的齐军和周军,此消彼长,胜算就小了一些。”

李笠见儿子说得头头是道,很满意,不枉费他经常带着儿子出征,时刻教导。

现在确实不能急,急的话,就容易出事。

他听过一个历史故事:北宋初年,宋太宗(太宗是后来的谥号)赵光义挥师北伐,攻破晋阳,灭了北汉。

本来,攻灭北汉是此次出征的最终目标,为了攻破晋阳,宋军付出了极大地代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